三支柱是全球知名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專家戴維·尤里奇教授提出的人力資源理論,由COE、BP、SSC三個職能構成的人力資源體系。
COE:人力資源專業知識中心或人力資源領域專家,職能高,屬于三支柱的政策中心,工作內容主要是制定總體的人力資源戰略、政策、流程、體系、方案等;
BP: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中級職能,屬政策執行類,主要工作內容是以HR專業角度去發現業務運行問題,提出建議,是更基于業務導向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提供和執行者;
SSC:共享服務中心,基礎職能崗位,工作內容主要是日常操作事務類事物,是標準化的服務提供者。
簡單來說,三支柱是基于HR六大模塊,并將每個模塊以制定戰略——執行——基礎事務的縱向工作方式進行劃分。
那么在三支柱體系下,每個模塊的工作流程如何操作呢?看完下面的解析,相信你能對HR三支柱有更深更實操的理解。
二、三支柱的實操流程建議
1、招聘
COE:根據企業每年的戰略目標,制定年度的招聘計劃;整合招聘渠道;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招聘方法;設計并優化招聘流程;監督招聘過程等;
BP:與所在的業務部門經理確認招聘需求;擬定具體的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薪資待遇;協同用人部門經理面試、確認最終錄用人員;協助新錄用人員準備報到事宜;
SSC:根據BP送達的招聘信息,選擇合適的渠道發布招聘信息;收集、初步篩選簡歷并將簡歷發送給用人部門經理、安排面試等。
2、入職管理流程
COE:制定員工信息管理的標準操作流程;
BP:組織人才測評;傳遞用人部門審批意見;監督員工信息管理流程等;
SSC:協助新員工準確錄入自己的基本信息;及時更新員工薪資、信息數據等。
3、培訓
COE:針對企業培訓需求,選擇合適的培訓機構和資源,以保證最佳的培訓效果;針對各業務部門的不同培訓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課程;
BP:與所在部門經理溝通確定培訓需求;根據所在部門業務情況和發展目標,分析培訓需求,并提出可行的培訓課程建議;
SSC:及時跟蹤和反饋培訓效果;整理和發布免費的在線學習和培訓公開課等。
4、績效管理
COE:制定和完善集團所有的績效考核流程;
HRBP:根據企業及部門戰略目標,協助所在部門經理及員工制定合適的年度績效考核目標;協助部門主管與員工進行績效反饋、溝通,共同修訂績效目標并制定改進計劃;監督指導和推進目標的完成和績效考核;
SSC:做好績效數據的保密和維護工作;核算績效工資;修訂員工薪資情況等。
5、薪酬管理
COE:組織薪酬市場調查,并評估本企業的薪酬狀況的競爭能力;根據調查結果起擬調薪方案;根據企業戰略及本年度財務預算,制定年度薪酬計劃;
BP:統計員工績效考核情況,制定所在部門每個員工的加薪及降薪情況;
SSC:更新和維護員工薪資及相應信息;統計考勤,并根據績效考核核算工資、發放工資、出具工資條等;統計薪資變化情況等。
部分“保守黨”認為,三支柱只會讓HR丟棄掉人力資源專業知識,變得越來越“野路子”。但其實三支柱是轉變了人力資源管理思維,從專業導向轉變為業務導向,從“我會什么給什么”的思路,轉變為“企業需要什么我給予什么”的服務思想。
對于HR個人成長而言,三支柱體系也能幫助HR從繁雜基礎事務中解脫出來,實現“事務型HR”轉變為“策略型HR”的成長之路。為了讓三支柱模型在企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一套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必不可少。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仍僅僅停留在“以人為本”,“人盡其才”這樣傳統的口號下顯然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話。如果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于日常性事務的協調和處理,而根本沒有時間來研究和預測、分析、制定計劃來解決企業的根本問題,這樣的人力資源部門自然無法適應企業未來的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企業發展提供的戰略性支持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規劃方面。
人力資源規劃也稱為人才資源規劃,自70年代起,已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職能,并且與企業的人事政策融為一體。人力資源規劃實質上就是在預測未來的組織任務和環境對組織要求以及為完成這些任務和滿足這些要求而提供人員的管理過程。
從字面上理解,人力資源規劃主要功能和目的在于預測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和可能的供給,確保企業在需要的時間和崗位上獲得所需的合格人員。
實際上人力資源規劃是一項系統的戰略工程,它以企業發展戰略為指導,以全面核查現有人力資源、分析企業內外部條件為基礎,以預測組織對人員的未來供需為切入點,內容包括晉升規劃、補充規劃、培訓開發規劃、人員調配規劃、工資規劃等,基本涵蓋了人脊咐力資源的各項管理工作,人力資源規劃還通過人事政策的制定對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產生持續和重要的影響。
所以在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中,人力資源規劃最具戰略性和積極的應變性。組織發展戰略及目標、任務、計劃的制定與人力資源戰略及計劃的制定緊密相連。
人力資源規劃規定了招聘和挑選人才的目的、要求及原則;人員頃擾的培訓和發展、人員的余缺都得依據人力資源規劃進行實施和調整;員工的報酬、福利等也是依據人力資源規劃中規定的政策實施的,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人力資源規劃不僅具有先導性和戰略性,而且在實施企業目標和規劃過程中,它還能不斷調整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導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因此,人力資源規劃處于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統籌階段,它雀野旦為下一步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制定了目標、原則和方法。
人力資源規劃的可靠性直接關系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整體的成敗。所以,制定好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一項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工作。
人力資源戰略規劃,一般面向較大型的正規的企業或企業集團。一般的中小型企業,往往都是以人力資源計劃和預算為主。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介紹這一概念: 第一: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基本概念人力資源戰略這一名詞和概念,實際崛起于1970年以后,到中國企業,實際上也是在2000年以后才開始重視并實施。當今社會,人力資源規劃已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職能,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之一。在當前的各種管理學上,普遍把人力資源作為第一資源,把人力資源戰略作為第一戰略。大型企業集團都有人力資源戰略委員會,說明人力資源戰略在企業的地位非常高。 人力資源規劃的概念,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廣義的就是戰略規劃,狹義的就是指年度計劃等等。其實,就是企業為了完成發展戰略,完成生產經營目標,根據企業內外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通過對企業現有人資源的分析和未來人力資源的需要和供給狀況的分析及估計,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組織設計,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配置、使用、保護、成本等各個環節進行職能性策劃,制定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平衡計劃,以確保組織在需要的時間和需要的崗位上,獲得各種必需的人力資源,保證人崗匹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從而實現人力資源與其它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勵、開發員工的規劃。 第二:人力資源戰略規劃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內容1、戰略規劃 :是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目標,對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方針,政策和策略的規定,是各種人力資源具體計劃的核心,是事關全局的關鍵性計劃。 2、組織規劃 :組織規劃是對企業整體框架的設計,主要包括組織信息的采集,處理和應用,組織結構圖的繪制,組織調查,診斷和評價,組織設計與調整,以及組織機構的設置等等。 3、制度規劃 :制度規劃是人力資源總規劃目標實現的重要保證,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建設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內容。 4、人員規劃:人員規劃是對企業人員總量,構成,流動的整體規劃,包括人力資源現狀分析,企業定員,人員需求和供給預測和人員供需平衡等等。 5、費用規劃 :費用規劃是對企業人工成本,人力資源管理費用的整體規劃,包括人力資源費用的預算,核算,結算,以及人力資源費用控制。 第三:舉例說明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具體實操(1)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都設有人力資源戰略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主持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人力資源戰略制定方案。 (2)首先要圍繞企業的長遠發展的愿景和中長期生產經營的戰略,來制定匹配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3)具體安排分為組織規劃、人員規劃和費用規劃等等模塊,進行分工安排。 (4)各模塊開始對現有人員和費用進行盤點,做好分析。對未來的人力資源需求進行調研和分析。 (5)制定規劃書。 (6)在具體的操作層面,還有要實施計劃:人力資源規劃是將企業經營戰略和目標轉化成人力需求,以企業整體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具體目標和實施計劃。戰術計劃則是根據公司未來面臨的外部人力資源供求的預測,以及公司的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量的預測,根據預測的結果制定的具體方案,包括招聘、辭退、晉升、培訓、工資福利政策、梯隊建設和組織變革。 |
企業作為一種以人與人的組合為基礎的經營活動主體,其經營行為必然最終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說,企業為人格化的企業,企業的所有活動最終都要靠人來執行。正是因為如此,企業的制度創新,企業的經營戰略的創新,最終都必然會體現在人的價值理念中,也就是以企業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里所講的企業文化,就其形式來講,它是屬于人的思想范疇,是指人的價值理念;而就其內容來講,則是企業制度與企業經營戰略等與企業相關的活動在人的理念上的反映。因此,企業文化也是企業高效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共有的價值和信念體系。這一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成員的行為方式。它代表了組織成員所持有的共同觀念。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起到導向、維系和約束的作用,它有很強的維持現有模式的傾向。
什么是企業文化創新?
企業文化創新是指為了使企業的發展與環境相匹配,根據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形成體現企業共同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并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活動過程。企業文化創新的實質在于企業文化建設中突破與企業經營管理實際脫節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觀點的束縛,實現向貫穿于全部創新過程的新型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面對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僅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創新貫徹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各個層面,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中。
企業文化創新要以對傳統企業文化的批判為前提,對構成企業文化諸要素包括經營理念、企業宗旨、管理制度、經營流程、儀式、語言等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弘揚、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與企業的生產力發展步伐和外部環境變化相適應。
企業領導者應當加強自身修養,擔當企業文化創新的領頭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家的文化,為企業家的人格化,是其事業心和責任感、人生追求、價值取向、創新精神等的綜合反映。他們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向全體成員灌輸企業的價值觀念。這正如我國著名獵頭公司總裁鐘先生所說的,"第一是設計師,在企業發展中如何使組織結構適應企業發展;第二是牧師,不斷地布道,使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把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企業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
企業文化創新的前提是企業經營管理者觀念的轉變。因此,進行企業文化創新,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轉變觀念,提高素質。
首先,要對企業文化的內涵有更全面更深層次的理解。要徹底從過去那種認為搞企業文化就是組織唱唱歌、跳跳舞、舉辦書法、攝影比賽等的思維定勢中走出來,真正將企業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業經營理念、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上。
其次,要積極進行思想觀念的轉變。要從原來的自我封閉、行政命令、平均主義和粗放經營中走出來,牢固樹立適應市場要求的全新的發展觀念、改革觀念、市場化經營觀念、競爭觀念、效益觀念等等。
第三,要認真掌握現代化的管理知識、和技能,同時要積極吸收國外優秀的管理經驗,用于企業發展,并且在文化上要積極融入世界,為企業走國家化道路作好準備。
第四,要有強烈的創新精神,思維活動和心理狀態要保持一種非凡的活力,雙眼緊盯著國際、國內各種信息,緊盯著市場需求,大腦中要能及時地將外界的信息重新組合構造出新的創新決策。
企業文化創新與人力資源開發相結合
人力資源開發在企業文化的推廣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員培訓是推動企業文化變革的根本手段。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推動作用得以實現,關鍵在于全體員工的理解認同與身體力行。為此,在企業文化變革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培訓計劃的設計和實施,督促全體員工接受培訓、學習。通過專門培訓,可以增進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員工的參與積極性,使新的企業文化能夠在員工接受的基礎上順利推進。即采取誘致性變遷的方式,就是指基于員工自愿支持的觀念更新與行為模式的轉變。除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訓活動外,還可以利用會議以及其他各種輿論工具,如企業內部刊物、標語、板報等大力宣傳企業的價值觀,使員工時刻都處于充滿企業價值觀的氛圍之中。
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是企業文化創新的不竭動力。強制性制度變遷過程往往會在下級組織招致變相的扭曲或其他阻力,況且價值觀的形成是一種個性心理的累積過程,這不僅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需要給予不斷的強化。因而新的企業文化的建立和運行過程必須通過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予以強化和保障,使之形成習慣穩定下來。比如分配機制的變革就可以作為一個切入點,因為分配機制同時體現了激勵和約束機制的有機結合。另外,也要注意精神激勵的重要性,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在物質的滿足達到一定程度后,對自我實現的評價將壓倒其他因素。企業應該增強管理過程的透明度,對員工實行公正對待。
現代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也是企業凝聚力的較量。這歸根結底又是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競爭。頑強的企業團隊精神,是企業獲得巨大成功的基礎條件。要把企業成千上萬名員工凝聚起來,只靠金錢是不夠的,企業必須具備共同的價值觀、目標和信念。對共同價值的認同會使員工產生穩定的歸屬感,從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實證明,企業只有形成了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員工隊伍。
建立學習型組織
企業間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實際上應該是學習能力的競爭。如果說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那么其中的關鍵是企業的學習能力。建立學習型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是當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為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業中,已有40%的企業以"學習型組織"為樣本,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知識經濟,知識資本成為企業成長的關鍵性資源,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根基將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組織,學習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命力的源泉。企業要生存與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強化知識管理,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綜合素質。
企業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是一個大課題,需要有一個逐步探索,逐步深入的過程,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實現質的突破,才能在現代企業制度的環境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文化創新與發展,這是時代的要求,是企業追求的永恒主題。
企業競爭的核心因的不同各不相同,在高度發達的今天,企業硬件的較量已經逐漸開始淡化,60年代競爭的核心內容在于技術,70年代在于管理,80年代在于營銷,90年代在于品牌。繼技術競爭、管理競爭、營銷競爭、品牌競爭之后,21世紀企業競爭的核心將在于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能使企業在新世紀保持長久的競爭力,企業文化創新也由一種全新的文化理念,轉變為對提高企業競爭力有決定性作用的新型經營管理模式。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觀念,它決定著企業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能夠激發員工的士氣,充分發掘企業的潛能。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建立后,它所帶來的是群體的智慧、協作的精神、新鮮的活力,這就相當于在企業核心裝上了一臺大功率的發動機,可為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
創新企業文化是企業制度下的一個重要指標和鮮明特征。它與以往在企業內部廣泛開展的企業文化活動的一個明顯區別是,現代企業文化更緊密地把企業文化活動與企業的實際收益聯系在一起,或者說直接掛鉤。因此,它在企業的地位就愈見重要和突出。當企業內外條件發生變化時,企業文化也相應地進行調整、更新、豐富、發展。成功的企業不僅需要認識的環境狀態,而且還要了解其發展方向,并能夠有意識地加以調整,選擇合適的企業文化以適應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靠文化帶動生產力,從而提高競爭力。因此,堅持企業文化創新對于企業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它可以摒棄原有的不合理的思維和行為,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思維來創造新的成果。文化創新會直接作用于人的觀念意識、思維方式,進而影響人的行為。一個企業無論實力多么雄厚,它的企業文化建設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創新的動力,這個企業必將會成為強弩之末。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任何企業都會倡導自己所信奉的價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導的價值理念成為員工的價值理念,從而使自己所信奉的價值理念成為指導企業及其員工的靈魂。因此,企業文化實際上是指導企業及其員工的一種價值理念,這種價值理念體現在每個員工的意識上,當然最終就成為指導員工行為的一種思想,因而企業文化最終作為企業的靈魂而存在。從現實狀況來看,任何一個企業所倡導的企業文化,恰恰就是這個企業在制度安排以及經營戰略選擇上對人的價值理念的一種要求,也就是要求人們在價值理念上能夠認同企業制度安排及企業戰略選擇,并以符合企業制度安排及戰略選擇的價值理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因而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作為企業的靈魂而存在。
企業制度與企業經營戰略實現的重要思想保障
企業實際上是人的組合體,而人又是有思想的,任何人的行為都會受到自身思想的指導和約束,因此,企業文化作為每個企業員工的一種價值理念存在,當然就會對企業員工的行為發生應有的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的行為準則,從而會對企業發生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既包括激發企業活力的作用,也包括約束企業行為的作用。正是因為企業文化作為員工的價值理念存在,而員工又會受到自身理念的作用,所以企業文化能夠使員工自覺主動地執行企業制度,貫徹企業經營戰略,因而企業文化是實現企業制度與企業經營戰略的思想保證。
企業制度創新與經營戰略創新的理念基礎
企業文化是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的要求在員工價值理念上的反映,反過來,企業文化也會對企業制度的安排以及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有一種反作用,因為人的價值理念支配人的選擇及行為。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企業文化的創新,必然會帶來員工價值理念的創新,而這種價值理念的創新,會推動企業制度和經營戰略的創新。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在企業制度和經營戰略的創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企業文化是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
企業活力最終來自于人的積極性,只有人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才能使企業最終充滿活力,而人的積極性的調動,則往往又是要受到人的價值理念的支配,只有人在價值理念上愿意去干某件事的時候,那么人才有內在的積極性,如果人對某件事在理念上不認同,即使強迫他去干,也不一定會干好。因為他雖然會被動地被迫執行命令去干這件事,但他并沒有內在的積極性,因而不一定會干好。所以,要讓企業中的每一個人能夠積極地去從事某項活動,就要首先讓他在理念上認同這件事。所以企業文化作為員工所信奉的價值理念,必然就會直接涉及企業的活力,作為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而存在。
企業文化是企業行為規范的內在約束
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所有員工的行為都應該規范,而規范的準則,就是要求員工能夠很好地遵守和貫徹企業制度的安排及企業經營戰略的內在要求。因此,所有員工的行為規范,都來自于企業制度的安排,以及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但是如前所述,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是人的內在約束,因而對于人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規范,應該要有一種內在的約束才行,這種內在約束就是指,當一個人在思想上覺得自己應該如何去干的時候,他才能形成內在約束。也就是說,當人在價值理念上對企業制度安排和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認可的時候,那么企業制度安排和企業戰略選擇就作為一種價值理念而存在,從而人才能內在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自己約束自己,使得約束有自我性,稱之為自我約束。只有在這種內在約束起作用的條件下,企業才能最終保證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的有效實行??傊髽I文化為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必然會從內在性上約束企業員工的行為,從而成為規范企業行為的內在約束力。
總之,從上述五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企業的一個極其關鍵的問題,我們絕不能忽視企業文化的問題,企業文化同企業制度、企業經營戰略一樣重要,也是企業問題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2023-08-21 11:39:00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利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企業文化是上世紀80年代在行為管理模式基礎上產生的最新管理理論,是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并成為企業全體成員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是通過樹立正確的經營思想、良好的企業精神、高尚的倫理道德和明確的企業目標,以規范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最終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成長。它對內表現為企業精神,對外表現為企業形象,其作用主要表現為企業的凝聚力、激勵力、約束力、導向力和輻射力。
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方面,主要通過精神、制度、物質三個層面得以體現。
在精神層面,主要是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鼓舞士氣,營造一種獨特的精神氛圍;其強調的是員工的主觀精神狀態,表現形式為企業精神、企業風氣和企業目標。
在制度層面,其強調企業實現目標的最高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它反映了企業的系統整合能力,在執行文化方面為員工提出了標準和規范,使員工能夠按照企業既定的方向與目標同步發展,其表現形式為管理制度和企業風俗。
在物質層面,文化管理強調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如在企業標識、員工儀表、廠容廠貌、企業文化傳播模式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界定,使員工的精神面貌和企業整體形象都得到了強化。
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其主要通過心理管理來優化員工的心智模式;在認知、行動、意志、情感、價值、目標等方面對員工進行深層次的引導,深化員工的自我開發意識。優秀的企業文化能給員工帶來團結和諧、富有激情的工作生活環境,能使員工產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產生較高的期望目標和較大的動力,促使員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向自己期望的目標努力奮進。
1.2企業文化可以深化員工的價值理念,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改造員工的道德人格,凝聚員工的心智思想,強化員工的奮斗精神。在現代企業中,員工的學歷層次、知識層次越來越高,企業只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具體管理中,切實體現對員工永遠的尊重,才能贏得員工對企業的忠誠。
1.3企業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導向作用。在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以企業文化為導向,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一、將企業的價值觀念與用人標準結合起來。要求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對應聘者進行嚴格的培訓,在制定招聘計劃時要有專家的參與;在招聘面試過程中,應優先選擇對本企業文化認同較高的人員。第二、將企業文化的要求貫穿于職工教育培訓之中,可以通過員工培訓方式來推廣企業文化;這種培訓既包括職業教育培訓,也包括非職業教育培訓;尤其是非職業教育培訓方面,要改變以往那種生搬硬套的模式,而采取一些較為靈活的方式,如非正式活動、非正式團體、管理游戲、管理競賽等方式,將企業的價值觀念在這些活動中不經意地傳達給員工,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行為。企業管理界人士普遍認為,豐田的成功經驗是:積聚人才,善用能人,重視職工素質的培養,樹立良好的公司內部形象。作為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部分,豐田公司的員工教育培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第三、企業文化的具體要求必須融入員工的考核與評價中。時下大部分企業在評價員工時,都是以業績指標為主;有些企業也提出道德標準的考核,但對德的考核內容缺乏具體的解釋,也缺乏具體量化的描述,未能起到深化企業價值觀的作用。在考核體系內,要將企業價值觀的內容注入,作為多元考核指標的一部分。對企業價值觀的培養要通過各種行為規范來進行,通過鼓勵或反對某種行為,來達到詮釋企業價值觀的目的。第四、企業文化觀念的形成,要與企業的內外溝通機制相結合。只有達到上下溝通、步調一致的標準,才能在員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認同感。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不單要處理技術性細節,也不單單是人力資源部門獨有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員參與其中,以形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合力,逐步形成在市場競爭中獨有的競爭優勢。
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來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管理當局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
2.整體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能促進先進企業文化的形成
無論任何企業,不論它的規模大小或自動化程度高低,它的正常或者是高效運行的根本都是“人”。吸納認同本企業的企業文化理念,擁有良好品行且具有發展潛力的員工群體,尊重員工、服務員工、培訓員工,幫助員工擬定和實現個人與企業共同愿景相一致的職業生涯發展計劃,提高企業的內在文明程度等,這些都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人力資源競爭力提升的根本。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軟環境,它在無形之中引導著每一位員工的行為,在無形之中獲得競爭的優勢。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無形資源,就是要塑造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明確的價值取向、高尚道德境界的企業員工群體,就是要把企業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整合到員工中去,是用以規范企業員工行為的一個強有力的規則體系;它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培養起來的。
3.要創造一種能使全體員工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事,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任務,它關系到整個組織系統的運行和發展系統工程。
眾所周知,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其目標就是使每位員工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最大的利益空間,使企業達到最大的績效目標,從而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但是,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有很多的問題擺在管理者面前?,F在大多數企業的狀況是,能夠招聘到優秀的員工;但如何留住員工,充分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使員工工作達到最大的主觀能動性,卻無從做起,這種情況在國有企業特別嚴重。企業要想留住優秀的人才,并且要用好自己的員工,就要讓員工有一種歸屬感;企業必須具備足夠的親和力和良好的工作軟環境,即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建立在人本管理之上的,它與人力資源管理是一種互相推動、互相制約的關系,兩方面的努力要齊頭并進、雙管齊下,最終達到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因此,在各項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中,要非常注意積極促進企業文化觀念的形成。
3.1企業在制訂每一項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時候,都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價值觀,并堅持將這一觀念貫穿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始終。企業及其管理者必須承認,員工是企業最為重要的資本,他們不僅值得信任,而且需要被尊重和被關照,他們每個人都有自我成長和發揮自身潛力的內在動力。
3.2努力貫徹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勞資政策。由于社會上不同的人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同,企業在招募和挑選新員工時,要重視以企業價值觀為標準選人選才。在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制定符合企業價值觀的勞資政策,并貫穿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
3.3為員工提供就業保障和相對公平合理的報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與員工之間相互信任關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兩個方面的制度落實作為基礎的:一方面在并非員工個人出現問題的條件下,企業應盡量避免因外部原因隨意解雇員工,從而為員工提供一種相對長期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是企業為員工提供包括高于市場一般水平的工資獎金和福利,以及一整套報酬方案,并且使員工有機會分享企業的利潤。
3.4通過工作組織的調整和參與管理,在員工中創造一種團結向上、共同奮斗的價值觀。它包括:建立企業與員工雙向溝通的正式渠道和員工參與管理的辦法,確保員工受到公平對待,并切實保障員工享有參與管理的機會,以真正達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統一思想、統一步調,堅定不移執行企業決議的目的。
3.5企業應廣泛運用工作輪換、在崗學習、脫產培訓、內部晉升、組織團隊、績效評價以及職業生涯設計等各種手段,來幫助員工進行自我提高和自我發展,盡量滿足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